冊數:全一冊、平裝
作者:香港新亞研究所《新亞論叢》編輯 委員會主編
出版社:台北,萬卷樓
出版日:2014年12月初版
書況:新書
評註:本書由香港新亞研究所《新亞論叢》編輯 委員會主編,收入來自中、港、臺等三地學者的研究論文,內容包含出土文獻、經學、文學、哲學、史學、音韻學與宗教學等,不同領域的研究論題。
書籍目錄:
- 編輯弁言 001
- 殷商巫—史敘事的倫理擔當—以卜辭牲祭詞的「向善」演變為中心 陳春保 001
- 儒道之天道觀異同 莊玉雅 周檉沁 011
- 春秋時代的易學發展—從《左傳》筮例考察 毛炳生 023
- 《左傳》的編纂與「事語」體的演進 夏德靠 035
- 經學闡釋與文體的生成—以《春秋公羊傳》和《春秋繁露》為例 于雪棠 047
- 悠遊與高蹈—莊子之「大」的生命哲學解讀 付粉鴿 061
先秦兩漢經典闡釋中的「說」類文體研究 張 越 069 - 利來利往—論西漢四川大商家營商之道 官德祥 079
- 史記與佛經—以《慈悲三昧水懺》引用〈袁盎晁錯列傳〉之因果論探究 黃素蓮 089
- 西晉「二十四友」集團性質考辨 張愛波 099
- 〈六問奧義書〉的解讀與比較 李亞蘭 111
- 試論杜甫寓居成都時期的閑適詩 孫聖鑒 121
- 韋應物悼亡詩研究—「高雅閑淡」之外的另一個韋應物 董思捷 133
- 略論基督教與佛教的人生觀 林律光 147
- 詹敦仁—一位具有道教神格的愛國者 張思齊 157
- 《廣韻》一字三音現象與《切韻》系諸書之承傳關係 馬顯慈 179
- 北宋閩詩僧釋守卓生平考述 葉德平 193
- 從佛教「無我」看宋儒「去人欲、存天理」 楊永漢 201
- 述與變—元代《詩經疏義會通》合作著述的經學形態 曹繼華 211
- 元代江南儒士拜謁闕里考論 黃二寧 221
- 《大明一統志》編修與流傳考 齊冠凱 237
- 明萬曆筆記的言說動機與態度 陳 剛 251
- 中國大陸三部《紅樓夢》電視劇之於文學經典—《紅樓夢》的傳播學分析 薛 穎 265
- 清末紹興徐樹蘭家族研究 蔡 彥 275
- 錢端升的治學方法及思想特色 潘惠祥 289
- 錢穆先生之香港緣(1949-1967) 孫廣海 301
- 熊十力翕闢成變的本體論初探 鄭祖基 319
- 紐約客與臺北人—論白先勇「紐約客」小說系列的「臺北人」家族敘事 尤作勇 327
- 馬克.吐溫的「訓練說」與靈性思維傾向 文育玲 333
- 從哲學角度看政治人物的二元性問題 黃偉鴻 趙善軒 341
- 《新亞論叢》文章體例 345
新亞論叢第十五期
庫存單位: 100033
HK$187.00 一般價格
HK$150.00銷售價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