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冊數:全一冊、平裝

作者:李洛旻

出版社:台北,萬卷樓

出版日:2017年11月初版

書況:新書

評註:本書以唐代禮學家賈公彥所著《儀禮疏》為研究對象,分析其解經內容和方法。全書共分八章,從賈公彥學術淵源說起,繼而論其解析《儀禮》和鄭注之思路以及全書核心思維,再比較同時期兩部主要禮疏《周禮疏》及《禮記正義》之釋經方法,以期全面地突顯《儀禮疏》之方法與特點,反思賈疏之地位和價值。

書籍目錄:

  • 如蝶振翼—《文史新視界叢刊》總序一  車行健 1
  • 總序二  劉芝慶、邱偉雲 1
  • 推薦序  彭林 1
  • 提要  1
  • 第一章 緒論  1
  • 第一節 研究背景  3
  • 一 文獻綜述  3
  • 二 前人研究的不足  8
  • 三 本文研究方法  9
  • 四 全書架構  17
  • 第二節 賈公彥之學術淵源  18
  • 第三節 修撰《三禮疏》之背景  27
  • 第四節 前人對《儀禮疏》之評價  34
  • 第五節 《儀禮疏》版本述略  40
  • 第二章 《儀禮疏》的基本內容  53
  • 第一節 疏釋經文  53
  • 一 分節  54
  • 二 《儀禮》書寫之法  57
  • 三 分析常例變例  61
  • 第二節 疏釋鄭玄注解  64
  • 一 明鄭所據  64
  • 二 解讀鄭義  68
  • 三 證成鄭說  71
  • 四 分析鄭注書法  72
  • 五 貫通鄭注  76
  • 第三節 小結  79
  • 第三章 尊卑系統及原則  81
  • 第一節 尊卑的基本分野  82
  • 一 士與大夫以上  82
  • 二 君禮與臣禮  92
  • 三 尊卑申屈之義  100
  • 第二節 尊卑變易  108
  • 一 隨身分而變易  108
  • 二 身分因處所而變易  111
  • 三 隨禮節演進而變易  115
  • 第三節 尊卑原則  119
  • 一 攝盛  119
  • 二 禮窮則同  126
  • 三 王人序諸侯之上  132
  • 第四節 小結  138
  • 第四章 禮類系統  141
  • 第一節 禮篇之性質與分類  142
  • 一 昏禮象生  142
  • 二 昏禮相親  143
  • 三 鄉飲酒、鄉射有擇人之義  144
  • 四 飲酒主歡心,射禮主於射  145
  • 五 飲酒尚歡,大射辨尊卑  146
  • 六 喪禮尚質  147
  • 七 昏禮與祭禮  149
  • 八 祭禮與飲酒禮  151
  • 九 禮子、禮女、禮婦、禮賓、擯賓、儐尸  152
  • 第二節 禮之輕重  155
  • 一 冠禮比昏禮輕  155
  • 二 祭祀事重,冠事稍輕  156
  • 三 禮女重,醮子輕  156
  • 四 禮賓重,燕賓輕  157
  • 五 射禮重,燕禮輕  158
  • 六 饗食重,燕輕  159
  • 七 聘禮重,食禮輕  160
  • 八 饔餼重,食禮輕  161
  • 九 禽禮輕  162
  • 十 賓之輕重  163
  • 十一 君物重  165
  • 第三節 禮之生死與吉凶  166
  • 一 生人禮與喪亡禮  166
  • 二 事生禮與事鬼神禮  168
  • 三 喪祭與吉祭  169
  • 四 事生與事死的界限  170
  • 五 喪祭、吉祭的界限  174
  • 第四節 禮之文質  177
  • 第五節 小結  181
  • 第五章 探究《儀禮》原貌  183
  • 第一節 禮典之通義  185
  • 一 昏禮六禮之名義,尊卑相同  186
  • 二 尊卑俱有媒氏  188
  • 三 尊卑皆用鴈為摯  189
  • 四 昏禮禮賓皆再拜至  191
  • 五 昏禮授几授校  193
  • 第二節 禮類比較  195
  • 一 魚之數  195
  • 二 鼎入匕俎從設及匕載面位  196
  • 三 爾黍、授肺及祭食  200
  • 第三節 尊卑原則  206
  • 一 壻親迎之服  206
  • 二 壻親迎所乘車  209
  • 三 受幣、庭實之人  211
  • 第四節 直接據用其他文獻  216
  • 一 父母降送女與否  216
  • 二 媵、姪、娣  217
  • 三 尊卑同用禪縠  219
  • 四 納徵所用幣  220
  • 第五節 小結  223
  • 第六章 《儀禮疏》與《禮記正義》之比較  225
  • 第一節 賈孔異義  226
  • 第二節 與唐代經學著作之關係  235
  • 第三節 處理舊疏之法  252
  • 第四節 句解法與演繹法  264
  • 第五節 小結  276
  • 第七章 《儀禮疏》與《周禮疏》之比較  279
  • 第一節 《儀禮》與《周禮》之性質  280
  • 一 二《禮》同為周公攝政時所作  280
  • 二 《儀禮》、《周禮》之本末及體履  282
  • 第二節 兩疏取材與體例  289
  • 第三節 舖排及書法的分析  292
  • 第四節 推次及衰差之法  301
  • 第五節 職官的連綴及兼攝  307
  • 第六節 小結  319
  • 第八章 結論  323
  • 第一節 各章論點總述  324
  • 第二節 賈公彥《儀禮疏》的特點  330
  • 第三節 《儀禮疏》的缺失  335
  • 第四節 《儀禮疏》的時代意義  339
  • 參考文獻  343
  • 索引  355

賈公彥《儀禮疏》研究

庫存單位: 100008
HK$173.00 一般價格
HK$100.00銷售價格
數量
    bottom of page